益生菌制剂是目前儿科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一般来说,生活在人体肠道内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一般都统一称为肠道微生物群,俗称为肠道菌群。这些菌群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则称为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在肠道内可以起到调节或者说维持微生态平衡,以及防治疾病、增强宿主身体免疫力等多个作用。且根据其菌株的来源,还有作用的机制不同,其治疗的疾病也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消化道疾病,来选择适合个人病情类型的菌种进行治疗和缓解,切记不可以盲目的服用。
1、腹泻病
是不同的疾病或者原因导致的腹泻症状,其中急性腹泻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一般推荐使用益生菌制剂来缩短腹泻的病程,能帮助减少住院的时间。临床上一般比较推荐优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等类型的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说明腹泻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适当补充益生菌,也可有效减轻腹泻的症状,可以帮助减少腹泻的时间,医生一般优先推荐使用双歧杆菌等类型的益生菌制剂进行调理和治疗。
抗生素类型的腹泻病,是因为我们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过多或者过长时间使用而引起。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益生菌药物,是可以降低抗生素引发腹泻的风险,进而可以起到减少腹泻发生的几率以及程度。这个时候,一般推荐我们使用乳酸菌属类型的制剂。
2、功能性便秘
是生活中比较普遍以及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因为我们的胃肠道蠕动力度减弱,以及肠道出现不协调的运动而出现,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胃肠道结构变化以及器质性。出现这种情况的人群,一般表现为排便比较困难,或者排便的次数过少。这时需要配合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是可以起到缩短粪便在肠道中的运输时间,以及加强肠道的蠕动速度,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排便的次数和粪便的干燥程度。这类疾病,可以使用凝结芽孢杆菌等类型的制剂进行治疗。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一般会寄生在我们的胃黏膜组织中,当机体受到其感染后,可出现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胃溃疡等疾病的出现,可导致人体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通过益生菌制剂的辅助治疗,来帮助提高根除真菌的一个概率,同时也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对于这一部分人群,临床上一般会推荐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进行缓解。
4、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这种疾病主要是我们的胃和十二指肠出现紊乱,但是一般没有出现器质性的病变。其比较典型的症状为餐后容易饱胀以及出现中上腹部疼痛的现象。合理服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或者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我们餐后饱胀以及食欲不振等现象。
5、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早产儿出生后,肠道发育还不成熟,这个时候喂奶就容易出现不耐受的现象。而如果我们适当的使用一些益生菌制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缩短早产儿不耐受的症状,另外,也可以减少我们在喂养早产儿过程中出现的呕吐、腹胀等现象。常用益生菌制剂类型包括婴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