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的典型症状。上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和大家生活方式西化、生活节奏加快,及诊断措施更普及有一定关系。溃疡性结肠炎从青年到老年都可以发病,病程越长癌变率越高,有观察到患溃结10年后,癌变危险性将呈倍数增长,10年为2%,15年约5%,20年约8%,25年后约10%,30年后约18%。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有如下表现:
主要症状腹泻或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便血是较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结肠黏膜局部缺血及溶解纤维蛋白的活力增加所致。一般为小量便血,重者可呈大量便血或血水样便。腹痛多局限左下腹或下腹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随病情发展腹痛加剧,排便后可缓解。里急后重系由于炎症刺激直肠所致,并常有骶部不适。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多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此病可以分为初发型、慢性持续型、慢性复发型、急性爆发型。慢性复发型比较多,有活动期、缓解期交替的表现,在活动期就是典型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缓解期黏液脓血便的情况比较少;中医又称之为休息痢,就是因为它有发作-缓解-发作-缓解的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通过肠镜明确诊断,一定要排除肠道感染性炎症,以及一些其他的肠道疾病,比如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放射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克罗恩病。
按时用药勿自行停药
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套非常规范的诊疗方案。由于此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对于患者而言,要求按时用药,勿自行停药。除了急性发作期积极控制症状之外,在缓解期也要进行维持治疗。
西医主要以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为基础用药,再根据不同的疾病时期,不同的轻重程度,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