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疾病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疾病
疾病饮食

泉州老中医提醒防止小儿秋泻试试米汤

立秋过后,“秋泻”迎来了高峰期。近期,记医院发现腹泻患者增加,尤其是儿童腹泻患者多发。记者为此采访了泉州的老中医,请他们为市民防秋泻提供指导意见。

秋泻患儿集中在3岁以下

市区王女士3岁的宝宝因饮食不洁,20多天前出现腹泻。有时一天要上厕所五六次,宝宝被折腾得面黄肌瘦,整天哭闹不安。王女士说,孩子在小区诊所治了20多天没效果,于是找中医就诊。经过中医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严重的一个月腹泻上百次,还没有好。”泉州市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主任医师苏齐说,秋泻主要指发生在秋冬季节的腹泻病,多为病毒所致,患儿年龄大多小于3岁,其中以6个月—1岁最多,流行高峰在每年的10—12月,近段时间小儿腹泻病人明显增多。小儿腹泻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常在10次以上,无腥臭味,容易拉脱水。

在秋季,天气转冷而空气干燥,人体内环境容易发生紊乱,一些酶的活性降低,免疫力随之下降。苏齐认为,宝宝“形体未充,脏腑柔嫩”,属于“稚阴稚阳”之体,故而适应性差,易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生腹泻。

许多宝宝一开始并没有腹泻症状,而是很多类似感冒,如发热、流涕、咳嗽,同时伴有呕吐、腹胀。常有明显的口渴和烦躁,喝水后多吐出。由于腹泻,宝宝口腔黏膜干燥;尿少,颜色深;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出现酸中毒,所以决不可掉以轻心。

盲目禁食或补充营养不可取

每年一入秋,儿科门诊就会接诊不少腹泻的患儿。有的家长认为宝宝是吃坏了肚子,因此盲目给宝宝禁食;也有家长认为宝宝由于拉肚子失去了许多营养元素,需要大量地补充营养,因而盲目地给宝宝喂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的食物。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苏齐说,腹泻后的宝宝脾胃功能差、失水量多,因此在饮食上应适当补充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多为宝宝补充水分。家长可选用一些具有健脾止泻、消积导滞作用的中药做成药粥进行调养。

市民尤其是少儿在秋冬季应注意乳食卫生,一岁以内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更易消化。如果母乳不足,可改用米汤或稀释牛奶。若宝宝已经添加辅食,那么可选择粥、软面条、加些蔬菜(菜泥)、鱼、肉末、水果泥、水果汁等。大一点的宝宝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少量多餐。

米汤在减少大便次数方面更有效,同时米汤性味甘平,有益气、养阳、润燥之功能,还含有大量烟酸、维生素B1、B2和磷、铁等营养物质,更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补充热量。所以这种“米汤疗法”应予推荐。也可以米汤加盐,一般毫升米汤可加精盐1.75克,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就给多少。这样能有效地预防并治疗脱水。尤其要注意的是,避免生冷刺激、高糖高脂且不易消化的食物。

家中推拿按摩可防秋泻

中医执业医师张新说,一般的腹泻经过适当治疗,预后大多良好,但也有少数并发心肌炎、肺炎、气管炎等。早期控制,防止腹泻过度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治疗腹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中药、推拿、针灸、外贴剂等。而在临床治疗中此病可以分为清寒、热、虚、实等给予不同的治疗。

市民家中也可以备一些常见的治疗腹泻的药物。一般而言,伤湿、寒湿、湿热、脾虚患者,常用小儿六味散、七味白术散、葛根芩连汤、藿梅煎等。如果是脾虚、湿困、脾肾虚、肝脾不和、气阴两虚等患者,则常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四神丸、痛泻要方、参麦散加味等治疗。

对于小儿腹泻,医生会采用推拿按摩的手法,再配合肚脐贴敷。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自行推拿。按摩小腹或者食指的桡侧,也可从手腕开始沿着前臂正中线推至肘关节,反复推拿,都具有一定的清热导滞的作用。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换季病,一见止不住地拉肚子,家长就心急如焚地给宝宝吃抗生素。这样的做法最不可取,盲目乱用药会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衡,疗效适得其反。

由于腹泻可引起尿布皮炎和尿道上行性感染,所以每次宝宝大便后应及时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臀部。

来源:泉州网









































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tnw.com/jbby/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