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疾病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疾病
疾病饮食

验案交流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腹泻50

加味四君子汤

治疗慢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56岁;病程最短者三个月,最长者八年。以上患者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年11月制订的《中医内、儿、妇、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虚泄泻诊断标准,即大便次数增多,时溏时泄,稀薄或水样,夹有不消化残物,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软。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前均应用过中西药,效果欠佳。服药时间,最短七天,最长35天。

2治疗方法

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木香12g,山药20g,焦山楂15g,芡实20g,扁豆15g,灸甘草5g。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服三次。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年11月制订《中医内、儿、妇、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有关检验正常;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3.2治疗结果治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

4病例举案

魏某,男,55岁。年7月5日初诊。患者腹泻已两年余,日行3~4次,呈水样便,常夹有不消化残物,有粘液,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经中西医药治疗,效果欠佳。证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腹平软,少腹微有压痛,泄水便样,有粘液,日行3~4次,纳差,苔薄白,脉虚缓。乙状结肠镜检: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出血点。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健脾。治以本组方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食纳增进。药已中病,以原方损益。续服25剂后,诸恙消失,无不适。乃食油腻食物试观之。刻下无不适。仍投本组方5剂,以巩固疗效。于年8月18日医院纤维结肠镜检诊断:正常结肠,直肠。经随访至今,此疾未再复发。

5讨论

慢性腹泻包括多种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其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腹胀功能虚衰。常以脾气虚弱为多见。其病机主要为脾虚湿滞。固有景岳“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脾胃为仓癝之官,中轴升降之枢纽。如脾胃亏虚,则气机升降不利,受纳失职,运化无权,以致摄入之水谷化湿成滞,湿滞内阻而生泄泻。湿浊日久困顿,脾阳、清气愈不能升,湿浊更为过甚。湿滞与脾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于是久泄不愈。

诚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指出:“脾病者?飱食不化。”张景岳曰:“久泄无火,多因脾肾虚寒也。若止因脾虚者,唯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之属为宜。”

慢性腹泻主要为脾气虚弱,故治疗常宜益气健脾。以增强运化能力,促进脾胃功能。本组方四君子汤、山药、扁豆益气健脾纠正胃肠功能紊乱;焦山楂酸甘入脾胃,消积食,促进脂肪分解,使脂肪类食物易被消化,加强对蛋白质的消化;木香辛温入脾胃,以行气宽中,增强消化机能,改善食欲;芡实甘平入脾肾,以补脾止泄祛湿。本方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符合慢性腹泻的病理及用药特点。

刘立华,男,生于年,医院主任中医师,40余年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擅长治疗肝病、脾胃病、痹病、肺系病等。组织、主研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1项获重庆市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刘立华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tnw.com/jbhyz/1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