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
1个音频
阅读需要16分钟
导读:中医药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药好多病都能治,一个病好多药都能管。今天宝国叔就和大家说说二陈汤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
二陈汤不熟悉,不用怕,今天的宝国叔都能给大家讲到,接下来听音频吧。
音频中的病例为属脾虚湿滯导致的泄泻。本应用参苓白术散治之,但最后是用二陈汤加味治好。此病最重要的一点是患者体内湿气过重,而遏脾,故参苓白术散的补脾益气功效没有用。若想止泻应先去湿再补脾胃,视为上策。
二陈汤加乌梅:
制半夏、陈皮、茯苓各10g,乌梅5g,甘草3g,自加生姜5片。
二陈汤(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是较为有名的祛痰湿方,燥湿能力强,针对由脾失健运、湿气体内聚集形成痰。而泄泻则于湿盛遏脾有关,故用二陈汤健脾燥湿。方中又加入乌梅,与甘草配伍可生津养阴,防止二陈(半夏、陈皮)的燥性;乌梅虽有收敛之力,少量不能助湿敛痰,但能敛肺气,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且乌梅还具有涩肠的作用,所以乌梅的加入可谓精妙之处。而加入生姜可佐制半夏的毒性。
患者久泻脾胃必虚,故在去湿止泻后,用二陈汤加党参15g,白术10g,燥湿健脾两不误。
方药:人参g,茯苓g,白术(炒)g,山药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g。
此方可以看作是四君子汤加味,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为君药;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莲子,辅助白术健脾、渗湿止泻;砂仁温脾止泻,通上下气机,亦可止呕;桔梗引药入经(太阴肺经),益肺气。诸药合用,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对于脾虚而湿气内停,引起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腹泻便溏、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等症。即西医的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等病症。
所以对于湿气盛而遏脾,导致的腹泻则无效。
脾虚是由于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最常见的就是饮食失调引起的脾虚,如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辛辣油腻“来者不拒”,啤酒烧烤从来不断等等都会导致脾胃虚弱。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吃通过食疗来改善,土豆、地瓜、山药、红枣、栗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补益脾胃的食物,可以和大米交替做主食;大米我们在以前的文字也强调过,粳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更高,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对于湿气,大家已经是“老朋友了”。湿气重,则会大便粘腻(上完厕所大便有残留,对马桶“恋恋不舍”);大便完后,一般用两三张就能处理干净,但湿气重则会四五张反复处理还会有大便残留。(虽然很“不友好”的症状描述,但很简单直接的湿气重的表现。)
还有一点,早上起来的时候总觉得很疲乏、头脑昏沉,没有精神,或浑身不舒服总觉得差点什么,但是说不出哪里的问题,懒到“能躺着不坐着”。这些都是身体告诉你有湿气的暗号。
对于祛湿气最有名气的食疗就是红豆薏米粥了,但是大家每天早出晚归的,恨不得刷牙的时候能再睡会(加班熬夜,累),所以煮粥对于大多数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就用八珍粉吧,冲水服用即可。水少成糊,可以作为早饭或者代餐粉,不用担心会饿,因为这里有山药和燕麦,吃完会有饱腹感。
很多人减肥减不下去,也可能是体内湿气太重的原因呦。
这个时候赶上了双十一,听说生活馆现在不仅有券拿,还有第二件半价,第三件白送。还用满送活动,仔细一算,怕是今年最划算的一次活动了。
往期回顾
古老的糖尿病
抑郁症,中医治疗有方法
腹泻不止,孙思邈用大蒜就能轻松搞定
收藏,中医治疗各种类型的伤食腹泻大全
用对经方治对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