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口粮”,能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以及抵抗疾病的免疫成分,不过,有些宝宝在吃母乳后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最近有一位新手妈妈受到了这样的困扰,有请全科医生陈博士做详细介绍。
1
新手妈妈应警惕宝宝母乳性腹泻
提问:出生快两个月的女宝宝,出生时7.6斤,身长51厘米,现在长到11斤,61厘米,但小宝宝容易拉肚子。出生当天,妈妈破羊水超过24小时才开了二指,正当打了麻药打算剖腹产的时候就开了六指,最后勉强顺产,但窒息的时间比较长。
宝宝出生第一天没有进食和排便,后来医生让宝宝喝了两天帮助通便的药(医院调制的药水),之后宝宝就比较容易拉肚子。最近发现宝宝又拉肚子了,吃了益生菌但没有明显改善。在宝宝拉肚子前,妈妈吃过酸菜鱼,当天宝宝还吹了一天空调,可能着凉了。
宝宝90%是母乳喂养,偶尔会补充含益生菌的配方奶粉,妈妈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如何帮助宝宝调理肠胃,让她少些拉肚子呢?
图片来源:kevinliangonUnsplash
陈医生:从小宝宝的体重、身高的增长来看,大致上是没有问题的。她这次拉肚子可能是对妈妈吃的东西过敏,或者是长时间吹空调所致。
基本上不用太紧张,最重要的是妈妈最近应该吃得清淡、简单一点,鸡蛋、牛奶、油腻食物、水果、生冷食物暂时都不要吃。
其实,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时应该注意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是以母乳为主要诱因的生理性腹泻,常常在六月龄以内的宝宝身上发生。
常见症状是排便次数突然增多,少则三四次,多达十次八次。便便多为泡沫状,水份多,颜色微绿,有酸臭味,还可能伴有透明粘液,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2
宝宝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引起母乳性腹泻一般有三方面原因:
①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前列腺素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从而导致大便稀,次数增多。
②母亲的饮食发生改变,如吃了较刺激、油腻、高脂的食物,都会令宝宝吸收母乳后引起腹泻。
③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即“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位于小肠黏膜上皮刷状缘的顶端,可以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然后才能在小肠吸收。如果缺乏乳糖酶,可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确诊。
特别注意的是,母乳性腹泻不会伴有发热症状,宝宝一般没有痛苦,不会哭闹,精神状态好,食欲和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如果宝宝每天排便多达10~20次,便便为“蛋花”样,宝宝精神不佳,出现哭闹、尿少或者无尿等脱水症状,则需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另外,如果宝宝腹泻持续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也要及时就医。
3
如何预防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的预防,关键在妈妈。
图片来源:PixabayfromPexels
首先,妈妈要注意饮食结构。
哺乳期有一条原则——妈妈吃什么宝宝就吃什么。
所以,妈妈要注意饮食合理、规律、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也要避免吃得太多太杂,咸酸菜、发酵、发霉的食物更是千万不能吃,多吃新鲜、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提高乳汁质量。
另外,如果妈妈吃了某种食物后宝宝有腹泻症状,建议妈妈暂时不要再吃同样的食物,要观察宝宝的腹泻情况是否有好转。
其次,妈妈要注意乳头的清洁卫生。在每次哺乳前后要认真清洁乳头和洗手,防止宝宝“病从口入”。
最后,妈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调节胃肠道的益生菌,促进消化,防止母乳性腹泻。
4
陈医生温馨提示
在宝宝出现母乳性腹泻期间,无需停止母乳,要停止食用配方奶粉,经过一段时间后,宝宝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成分,腹泻症状会慢慢消失。
封面图片来源:DariaShevtsovafromPexels
更多阅读
陈医生线上答疑|母乳宝宝疑似蛋白过敏,妈妈该如何应对?湿疹就要断母乳?这句话坑了多少娃
别再说奶奶做错了~陈医生告诉你,宝宝辅食应该这样添加
执业40余年,香港陈曦龄博士为你释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