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2—3天才排便一次,或者时间更长,干而且硬,就是我们常说的干使劲、拉不出来。
便秘是一种多学科疾病,饮食、疾病、药物、精神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便秘。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长期的便秘,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不但影响美容、生痤疮,还可诱发炎症、肿瘤等疾患。若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便秘还会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剧,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中风、猝死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患有便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形成便秘的原因
大便的形成
食物吃进去之后,很快就通过食管进入胃,在胃内食物被碾碎成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和小肠,进一步被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在小肠,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后,不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水分被部分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脂肪、肠道脱落的细胞、以及死掉的细菌等物质,组成成形的大便。
为什么会便秘
1、摄入的食物过少,特别是纤维素和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肠内的食糜和粪团的量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2、高龄、卧床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降低和蠕动减弱。
3、肠蠕动受阻导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比如肠梗阻。
4、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比如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减弱等。
5、排便习惯改变,不能及时排便,不能下床排便。
6、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导致便秘。
积极应对便秘
预防便秘
功能性便秘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成人膳食纤维的推荐量是每天至少20~30g,指导患者“小剂量开始和缓慢增加”的策略。适量食用能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甜杏仁等。
功能性便秘患者应保证摄入充足水分,推荐成人每天1.5~2.0L的液体摄入。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
适度运动可改善便秘,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缓解便秘,有利于肠道气体排出,改善腹胀。可适当进行如揉腹、提肛运动、步行、慢跑、太极、八段锦等。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量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适当补充益生菌,保持肠道菌群健康平衡。
纤维素在肠道内可以吸附大量水分,从而软化大便,并能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排泄。所以,纤维素对于治疗便秘非常重要。
特殊人群便秘——孕妇
孕妇便秘,实际是因为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孕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肠蠕动减慢,所以原先没有便秘的孕妇,可能在怀孕之后会出现,原先有便秘的孕妇在孕期就会加重。
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有部分孕妇1个星期左右才大便1次,这很不正常,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使大便软化,至少1-2天排便1次。
特殊人群便秘——婴幼儿
1、调整宝宝的饮食。如果是由于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引起的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就会缓解。
2、训练排便习惯很重要,婴儿进食以后肠蠕动加快会出现便意,应该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
3、按摩腹部和肛门口,可以经常帮宝宝做腹部按摩,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促进宝宝排便。
4、开塞露通便。如果使用上述的方法治疗仍不见效,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
5、不要乱用药物,可以吃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如需使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没事就提肛,大便不会慌。
揉腹深吸气,消化更通气。
适当出出汗,神清代谢旺。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脑心健康管理师
医院
医院
郭小医院
胡佳佳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医院
张医院
杜娜医院王晓慧内医院文章作者:王晓慧
编辑设计:杜娜
文章监审:高春鹏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