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注意了!
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提出“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整整8条不良反应,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医院去黄疸基本标配用药,现在居然被官方盖章“禁用”,这让不少用过此药的妈妈都表示震惊:
咕噜宝贝平安健康:药监总局发文了,新生儿黄疸禁用茵栀黄!我特么怎么那么想骂人呢!一想到当时按医嘱给儿子吃了整整一盒,儿子又是拉又是吐我就心疼到死,感觉对他肠胃的伤害到现在还是很大后遗症!我真是后妈都不如,真应该坚持不给药。Miss_Chips:不知道这种药对宝宝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接下来的日子一定要好好观察宝宝。宝宝,爸爸妈妈对不起你,让你吃了对你不好的药。夏天是仙人儿:宝宝出生两天就给开的这个,孩子吃了腹泻一周,黄疸也没退啊!被称为退黄神药的茵栀黄究竟有多不靠谱?公告中明确提出,茵栀黄注射液禁忌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3、孕妇禁用。
此外,说明书中还应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不良反应项,数都数不过来:
1.过敏反应:潮红皮疹瘙痒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喉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不适水肿乏力多汗面色苍白等。
茵栀黄到底是什么?茵栀黄是一款在临床中被大量应用于"退黄"等新生儿问题的中成药。很多妈妈都说,黄疸去医院基本标配=茵栀黄+妈咪爱。
1.没有足够的循证依据支持口服中药制剂退黄
茵栀黄汤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黄疸的中药合剂,主要用于病理性肝炎的退黄治疗。虽然有一些中西医结合医生做过光疗和中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关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更多的循证依据证明究竟是光疗起了主导作用,还是口服中药制剂退黄起的作用。
2.用了茵栀黄也难说是茵栀黄治疗起的作用
一般茵栀黄口服液医生都建议吃3~7天,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吃了茵栀黄制剂(或颗粒),不但可能会影响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都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
而且对于没有达到病理性黄疸的小儿,即使不给茵栀黄口服液服用,也会自然退黄。所以即使用了茵栀黄也难说是茵栀黄治疗起的作用。
TIPS:虽然只明文禁用茵栀黄注射液,给新生儿用茵栀黄口服液是合法的,但是不代表使用口服液是合理的,所以不建议使用。因为用后的普遍不良反应是肠胃失调、腹泻严重,甚至脱水,引起红屁股等继发问题。
新生儿黄疸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处理?新生儿黄疸:出生前,胎儿生长于妈妈子宫内,相对于大气来说是低氧环境。与高原生活的人们一样,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现象,以增加血液携氧量。出生后,婴儿开始通过肺与大气行气体交换。氧气增多,大量红细胞变多余,体内衰变形成引起黄疸的物质——胆红素,因此皮肤变黄,出现所谓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生28天内新生儿大部分出现的都是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5天出现,出现一周后消散。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持续时间会比吃配方奶的宝宝略长。
如何处理:部分新生儿黄疸并不严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会自行消退,不需要任何处理。
●应对轻微黄疸,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喂养,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红素从大便排泄。简单说来,就是多吃多拉,有助退黄。
●坊间流传的喝白开水和葡萄糖水帮助退黄的说法并不靠谱,宝宝的胃容量有限,水和葡萄糖水会占肚子,减少喝奶量,于是大便量减少,胆红素排出也会相应减少,不利黄疸消退。
●晒晒太阳就能退黄的想法也不够成熟。蓝光照射确实可以让黄疸消退,但太阳光虽然含有蓝光,含量却有限,作用不明显,而且还要承担宝宝娇嫩的皮肤被紫外线灼伤的风险。
2)病理性黄疸
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桔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或者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都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进行医学干预。
如何处理:照蓝光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少部分孩子会出现发热腹泻青铜症等并发症,这不要紧,停止光疗后就能恢复正常。对于特别严重的黄疸,尤其是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时,就需要采用换血疗法。
本内容为妈妈帮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妈妈帮关键词查询,回复关键词获取相关知识孕期补钙∣母乳∣辅食∣便秘∣幼儿园
腹泻∣发烧∣咳嗽∣手足口∣疫苗∣断奶∣感冒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