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小儿腹泻?
主要根据两点来判定:
1、排便次数正常小儿每天排便1~2次,但在腹泻时次数增多,轻者4~6次,重者达
10次以上。
2、便的形状正常小儿便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为稀便、蛋花汤样便、水样便。粘液便或粘脓血便。并且患儿常伴有呕吐、发烧,烦躁不安,精神不好。
二、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及不同季节腹泻的特点
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常见病毒感染为人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如牛奶污染,牛奶未经煮沸,奶具(奶瓶、奶头)未能每次清洗或煮烫,食用白糖污染以及小儿吮吸手指等。由于气候湿热,细菌容易繁殖,牛奶、水和奶具均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夏季发生细菌性腹泻的机会就多。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
3、夏季(6~9月)及秋冬季(10~1月)是两个发病高峰。
夏季腹泻主要由细菌引起,通常为粘液性便,常有腥臭味。
秋冬季腹泻主要病毒感染引起,以水样便、稀糊便为多,一般无腥臭味。让我们来看看几种病毒细菌感染的小儿腹泻的基本症状,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婴儿、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请注意,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
细菌感染时会出现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三、治疗护理
病儿需要根据腹泻的具体原因接受护理和治疗。6个月以内由母乳喂养的小婴儿中出现的生理性腹泻,即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排黄绿稀便,每天要好多次,可小婴儿食欲和精神很好,体重增长正常。这种生理性腹泻不需要治疗,一般在添加辅食后便逐渐转为正常。而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需及时添加乳糖酶活性菌粉,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以能够让乳糖在婴幼儿体内分解吸收,使婴幼儿得到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而且喂母乳的妈妈应该少食脂类食物;喂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在所喂的奶中加相当于平时2倍的温开水;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给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新鲜水果汁、香蕉泥,适当地在食物中加少许盐。
从腹泻伊始就要给小儿喂比平日更多的水,能喝多少就给多少,像白开水,自制的糖盐水。6个月以上的小儿可喂些米汤,直到腹泻停止。
爱心叮嘱:千万不要给小儿喝高糖饮料、高糖果力、甜茶、汽水等,因为它们可使腹泻加重。一定不要给小儿禁食,这样会导致脱水和逐渐消瘦,发生营养不良而影响体重增长。
四、加强臀部皮肤清洁和护理
因排便次数增多对臀部皮肤刺激性加大。因此小儿每次便后都要用清水冲洗臀部、会阴,但不要用碱性清洁剂。
对还在用尿片的小儿最好选择一次性尿片。如果用自制的尿片,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质布,而且每次用后应用碱性小的清洗剂洗干净。然后清水冲净,晾晒在日光下消毒。
对臀部皮肤发红的小儿,可将小屁屁暴露于空气中使其干燥,然后涂些尿布疹膏。
爱心叮嘱:不要随意给腹泻患儿用抗菌素,最好听从医生的指导。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