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疾病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疾病
疾病饮食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1呼吸道疾病

为何儿童更易患呼吸道疾病?

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儿童的鼻子的粘膜比较娇嫩,容易充血,鼻孔的毛比较少,所以抵御病源的能力比较差。

二.儿童的喉部比较狭窄,喉部是一个漏斗型的,一感染就容易呼吸困难。

三.儿童下呼吸道腺体发育比较发达,容易堵塞。

四.儿童咽部比较宽,咽部的感染容易到中耳。

此外,儿童呼吸道还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再加上免疫力比较差,所以儿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并且感染后容易出现鼻塞、流鼻涕、声音嘶哑、哮喘、肺炎等等。

*咳嗽

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部分患儿没有任何诱因。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有的患儿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为多。

*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后,或是一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临床症状。病因是各种细菌或病毒,或为合并感染。发病可缓可急,大多先有上感症状,咳嗽为主要表现,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如为细菌感染,可吐黄痰。幼儿全身症状较重,可有发热,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当婴幼儿感冒发热治疗不愈而又出现了咳嗽时,要警惕是否发生了气管炎。起初为刺激性干咳,以后随着病变的发展,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转为带有痰咳声的咳嗽。

年龄大些的能咳出黄色脓性痰,但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不会把痰咳出来,常常咽下而不易观察到。也有的患儿表现为忽然出现较多较深的咳嗽,痛苦不堪,或伴有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哮喘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患,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哮喘婴幼儿的家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室内应保持合适的温度,冬季以18—20度为好;

(2)家长应填写观察记录,分析引起哮喘的过敏源;

(3)忌养小动物,以避免空气污浊和发生感染过敏等;忌绒毛玩具、地毯、草席等,防止螨虫寄生。

(4)避免室内吸烟和喷杀剂;

(5)尽量避免食用海鲜等容易过敏的食物;

(6)应限制患儿的运动量,避免多度劳累诱发哮喘;

(7)对经常反复发作哮喘的患儿,家庭应备有相关药物;

(8)学会熟练使用喷雾吸入器、风速仪,以及填写观察记录。

重度发作的哮喘,医院治疗。哮喘反复发作的,应配合医生做好长期治疗计划并执行。

*肺炎

婴幼儿发热、咳嗽、气急和口唇紫绀,应考虑可能患轻度肺炎,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精心护理也至关重要。

(1)居室要保持安静,以利于婴幼儿充分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保护心肺功能。

(2)让婴幼儿枕高一点的枕头或半卧位姿势,经常翻身拍背或改变体位有利于减轻患儿肺部淤血,且易咳出痰。恢复期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3)营养与喂养。患儿因病程中发热等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应多吃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边吃边喘,可少量多餐,不要让食物呛入气管。咳嗽时应暂停喂食,以免引起窒息,同时应多喝水,有助于痰液稀释。

(4)护理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患儿出现气急、口唇青紫等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传染性疾病

①病毒性传染病

*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

防治方法:

(1)注意自身的卫生问题,洗浴要及时且温度适宜,温度最好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比较适宜。

(2)注意衣物和寝具的干净,要经常地进行清洗和晾晒。

(3)经常通风换气,有助于预防患上湿疹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4)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还需多多运动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

*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导致,会使幼儿出现发热、腹泻、食欲不振和“水痘疹”现象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

防治方法:

需要给患病的孩子注射疫苗,止痒对症等。让孩子在床上多躺着休息,多喝些水,吃些清淡的食物。平时勤洗手、勤剪指甲。

②细菌性传染病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细菌存在于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或被细菌污染食物、玩具、书等间接传播。病菌在人体外生命力很强。多发生于2~10岁的儿童。此病常见于冬春季节。

护理:病儿要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的食物。注意口腔清洁,常用盐水漱口。疹退后有皮肤脱屑,不要用手撕剥。因少数病儿可在患猩红热后发生急性肾炎,因此,病后2~3周,应检查尿。

预防:发现症状,尽早隔离病儿。病人住过的房间,用食醋蒸气消毒。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菌存在于病儿的粪便中,经口传染。此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护理:发烧时要卧床休息,按医嘱给病儿服药,不要刚好一点就把药停了。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好转后逐步改为软饭,并加强营养。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屁股,为防止病儿脱肛,不要让患儿长时间坐在便盆上。

预防:尽早隔离病儿。病儿的用具要单用并消毒。搞好环境、饮食、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在痢疾多发季节,应集体服药预防,如大蒜、马齿苋、黄连等煎剂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免疫性疾病

免疫是机体的生理性保护机制,其本质是识别敌我,排除异己,其功能包括预防感染,清除衰老、损伤或死亡的细胞,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人类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始于胚胎的早期,到出生时渐趋成熟,但由于未接触抗原,尚未建立免疫记忆,使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处于生理免疫低下状态。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以年长儿,尤以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最小年龄3个月。以冬春季发病多,夏季少。

治疗原则:

①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及食物。

②抗生素的应用发病前如有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治疗10日。

③可服用抗组织胺和抗过敏药。

*风湿热

风湿热是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性、多系统疾病,初发与再发都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数伴有关节炎、心肌炎,较少出现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或舞蹈病。发病年龄在、以5—15岁多见。本病主要损伤心肌和主瓣膜,反复发作可致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治疗原则

①一般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病情控制后二周。

②可服抗生素和抗风温药

*增加宝宝免疫力的方法

1、规律的生活习惯--让生物钟有节奏地转动

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一下。周末多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玩一玩,对身体大有益处。

2、均衡饮食一一提升防御功能

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3、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若吃得过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导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4、多喝白开水--保持黏膜湿润

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5、不必过于干净--形成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平时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达到清洁的目的,不要天天使用消毒液。

6、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虽然过分抗菌、干净无益健康,但仍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7、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当感染不是很严重时,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8、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除污染隐患

68%的疾病与室内污染有关。有宝贝的家庭要定时打开门窗换气,家庭装修,特别是孩子居室的装修,要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9、及时添减衣物--适应外部环境

摸后颈发潮,说明衣服穿得多了,要脱一件;如果摸手较凉,说明穿得少了,要加衣。

10、良好家庭氛围--激发免疫活力

良好的情绪可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起到充分地保护机体的作用。父母为宝宝创建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宝宝免疫力保持良好状态。









































贵州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tnw.com/jbysbj/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