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疾病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疾病
疾病饮食

仔猪腹泻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腹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水分含量高于80%的症状叫做临床性腹泻。它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腹泻使21-35日龄的仔猪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耗料比健康猪高65-72%。腹泻不但导致生长受阻,而且引起血液学参数变化。据英国报道,仔猪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万美元,而英国的养猪头数仅为中国的2%。按此推算,仔猪腹泻对我国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将是何等的惊人。

一腹泻的病因学研究

1、病原微生物:关于腹泻的病因,早期的研究主要在病原微生物上。已知大肠杆菌的增殖和轮状病毒的活动均可导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附着于肠壁上,分泌毒素,活化肠细胞膜上的cAMP酶,改变细胞通透性,电解质和水从血液进入肠壁腔,从而导致腹泻。

2、消化道粘膜损伤:病原微生物可能不是腹泻的原发性原因,因为:第一,健康动物胃肠道也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第二,将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或滤液(含病毒)引入健康动物体内并非总能诱发腹泻,第三,无病原微生物存在或用抗生素抑制微生物增殖时,动物仍可发生腹泻。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一方面,仔猪消化生理不健全使仔猪本身对非乳饲料的消化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非乳饲料特别是植物饲料,因养分结构的复杂性或多种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其可消化性低。早在30-40年前,人们就认识到,在微生物性肠炎和腹泻发生之前,肠道发生了损伤。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消化道组织学和形态结构的损伤性变化是仔猪腹泻和生长受阻的最重要原因,且容易继发微生物的感染和增殖,腹泻更加严重。

营养因素本身如营养不良、采食量低,可导致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或分泌的毒素可使肠道发生炎症。

3、胃肠道的局部免疫反应是消化道损伤和腹泻的重要原因:养分消化率降低是腹泻的直接原因,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是腹泻的最终原因。作用模式:

肠道过敏—肠道损伤—消化能力降低—腹泻

二防治策略

1、温度调控。温度不仅影响初生仔猪肠道的正常发育,同时也是初生仔猪病原性拉稀及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差,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物理调节能力有限仔猪对体温的物理调节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立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

(2)化学调节效率很低仔猪初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机能的协调能力差。因此,当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时,虽然体内也能通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来提高物质代谢,主要时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来增加产热,但效率很低,6日龄前特别突出。7-20日龄期间逐渐得到改善,到20日龄才接近完善。因此,初生仔猪临界温度高达35度,如处在13-24度,仔猪在初生第1小时可降低1.7-7度,尤其在生后20分钟,降低更快,0.5-1小时后开始回升,而全面恢复需要大约48小时。

因为温度的重要性同时初生仔猪对温度调控能力有限,因此初生仔猪可以用新一代生物安全消毒剂“壮崽接生粉”,迅速吸干皮肤表面水分同时起到保温作用,在保证肠道正常发育前提下,减少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风险。

2、母猪保健。初生仔猪拉稀通常与母体自身健康状态有关,这是因为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因在胚胎期,母体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出生后仔猪只有靠食入母乳,特别是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初乳中总蛋白含量达到15g/ml,其中70-80%为免疫球蛋白。初生仔猪肠道具有原样吸收这些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48小时后消失。从消化角度看三种免疫球蛋白各有特点。IgA能抵抗酶的消化,并能在消化后黏附在小肠壁上12小时以上,起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IgG主要在血清中起杀菌的作用,可防止败血症;IgM主要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母猪自身是否健康以及初乳含量是否充足也是影响仔猪腹泻的一大原因,因此对母猪平常可用“黄芪甲苷”和“平安”每个月用7-10天做一个保健,在排毒解毒同时,增强自身免疫力。

3、减少肠道过敏应激。植物性饲料或多或少都能引起小猪肠道过敏反应,一方面早补料尽早建立小猪消化植物饲料的能力,防止断奶时因消化植物饲料不足而引起的肠道发育不完善,最终引起拉稀,另一方面小猪保育二期料后可以使用“绿健”,进一步改善肠道消化功能,减少营养性拉稀。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tnw.com/jbysbj/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