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综合征病原分析及防控
猪腹泻综合征是当前猪场疾病中最主要的3大综合征(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和仔猪腹泻综合征)之一,病发急,死亡率高,是近几年造成养猪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仔猪腹泻综合征以其引发的仔猪高死亡率和难以医治的特点,成为困扰猪场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猪场商品猪的成活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综合征已经过单一的病毒或细菌性腹泻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症候群,研究仔猪腹泻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仔猪腹泻综合征致病因素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为加强对仔猪腹泻综合征的认识和防控提供参考。
1仔猪腹泻新特点
1)仔猪腹泻临床新特点
反常的仔猪腹泻最早发生于年初,多发于规模化猪场的新生哺乳仔猪,病猪在出身天后先呕吐,后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药物处理收效甚微。病发急、病程短,常在l-3天出现死亡,发病率为50%-%,病死率80%-%。此腹泻有以下特点:(1)范围猪场较小场的发生率高,损失严重,与以往恰好相反;(2)腹泻多发生在产房的新生仔猪,其他猪只相对较少产生,而以往多是全群发生;(3)腹泻在一个猪场连续多批次产生,有的可达半年之久,而以往则呈一过性;(4)与以往的单一病原比较,该腹泻病原更加复杂,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检出率很高,年还检出许多新病原(如博卡病毒、库布病毒等)的混合感染;(5)腹泻主要表现为母猪无症状,仔猪拉稀,返饲母猪多不成功;(6)腹泻呈跳跃式沾染,同产房的仔猪没有明显的传染性;(7)剖检多可见肝脏明显肿大,胆汁淡薄(中毒),偶见肾脏沟回,疑似猪瘟野毒,肺脏大部分血栓或班驳肺,淋巴结充血(病毒感染);(8)本次腹泻年初发生于南方,年南方有所减轻,北方开始出现,但南方损失仍然高于北方。
2)仔猪腹泻病理新特点
病死猪只消瘦,被毛无光泽,小肠充血、肠黏膜脱落、肠壁变薄发亮,肠管内充满乳白色或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内含有泡沫和水样的乳凝块,肠黏膜绒毛萎缩,肠系膜充血与水肿,胃底部充血、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乳白色凝乳块。病发仔猪还出现了新的病理变化,典型的腹泻仔猪尸检均存在肝脏中度至高度变性,呈土黄色,质地变硬,切面均质,不见肝小叶结构,胆囊多萎缩,胆汁少或无胆汁;肾脏表面凹凸不平,肾变形严重,肾被膜不容易剥离,被膜纤维常深入皮质(上述病理现象说明肾脏高度变性),肾皮质均有极细小针尖大出血点,肾乳头排列紊乱,初生仔猪的这些肝源和肾源性病变是先天造成的,即在胎儿时期就遭到来自母体的某种致病因子的伤害而至,致病本源在母猪。
2仔猪腹泻病原分析
2.1病原性致病因素
2.1.1病毒性病理性因素
陈焕春院士()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博卡病毒(BOV)和库布病毒(KOV)而至腹泻是给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的3大疾病。黄毓茂教授()认为PEDV是腹泻的主要病原,而年腹泻病情复杂与蓝耳病有关。刘文峰等()认为PEDV在本轮腹泻疫情的病毒性病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同于单纯、经典的猪流行性腹泻(PED)。传统兽医学认为能够引发哺乳期仔猪腹泻的病毒还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仅产生在寒冷冬季)、轮状病毒(RV),和可以引发全身感染而表现出腹泻的猪瘟病毒(CSFV)、猪呼吸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II型圆环病毒(PCV2)、猪口蹄疫病毒(FM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等。
2.1.2细菌性病理性因素
能够引发乳猪腹泻的细菌性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li,可致仔猪黄、白痢)、C型产气荚膜核菌(魏氏核菌,可致日龄新生仔猪出血性肠炎)。另外,A型产气荚膜梭菌和梭状芽孢杆菌也可分别引发1日龄新生仔猪坏死性肠炎、日龄仔猪溃疡性肠炎)、沙门氏菌(3周龄后)和猪痢疾密螺旋体(2周龄以后)等。附红细胞体和弓形体等也可以引发其继发性腹泻。
2.1.3寄生虫性病理性因素
能引发猪腹泻的寄生虫有球虫、小袋纤毛虫、隐胞子虫等。
2.1.4近年来的一些新变化
自年以来,宁宜宝研究员()指出猪瘟野毒感染呈上升趋势,规模化大猪场猪瘟疫苗免疫保护合格率低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次腹泻疫情返饲、血清疗法效果不好的猪场普遍猪瘟、伪狂犬野毒感染严重现象;猪伪狂犬病在年春季于苏、鲁、豫、皖、冀、浙、粤、湘等地出现毒力返强和野毒上升迹象;猪丹毒在南方多个省分死灰复燃;口蹄疫的产生季节性愈来愈不明显。
2.2中毒性致病因素
樊福好博士指出仔猪腹泻问题是由于母猪被重金属、抗生素和菌毒霉素等有毒物资蓄积中毒落后一步复合性伤害新生仔猪的肝肾,而引发的一种以排泄体内有毒物资为根本目的的功能性反应。芦惟本等认为高死亡率仔猪腹泻的出现,是霉菌毒素对猪群危害积重突发的结果和表现。
2.3免疫抑制性致病因素
猪主要的免疫抑制病有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瘟、伪狂犬。全国多数产生仔猪腹泻的猪场猪群免疫抑制非常严重。近年来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的大量高密度使用也被认为是引发腹泻的一个可能缘由。另外,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感染本身会引发猪只的免疫抑制,同时干扰其他疫苗的免疫反应。猪场的应激和霉菌毒素的中毒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加重免疫抑制,破坏了猪群的免疫功能,致使严重的顽固性仔猪腹泻产生。再者,当前充斥市场的与腹泻有关的活疫苗全部是假冒伪劣产品,假冒劣质活疫苗致使猪群全方位免疫缺损,极可能是当前仔猪腹泻顽固不化的主因。
3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综合征的防制应采取以预防为主、养防并重、医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以加强管理、控制环境、免疫预防、母猪保健、仔猪护理、快速医治等措施作为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系统防控技术。
1)加强管理
高度重视养猪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养猪人必须认真对待养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包括猪场的选址、计划、建设和改造,猪场相干从业人员的招聘、使用与管理,对各阶段猪的饲养管理、疾病控制、采购与销售等建立精细化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让养猪从业人员做好养猪生产过程的每一件事,是提高猪只健康和抗病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2)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为猪生存与生长发育创造适合的环境条件,如适合的环境温度(产房℃,仔猪保温区℃)、湿度(地面干燥,空气相对湿度30%-55%)、公道的采光透风、恰当的饲养密度与饲养范围、良好的空气质量(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低,有害微生物及含有有害微生物的粉尘或气溶胶密度小)等,特别是保温控湿是防制仔猪腹泻综合征的关键性措施。
3)免疫预防
对乳猪腹泻综合征的基础免疫必须做到位,主要的4种疫苗(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猪伪狂犬疫苗和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苗)必须做到位,大肠杆菌疫苗和链球菌疫苗也需要酌情斟酌。首先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品牌疫苗,其次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公道的免疫密度至关重要。笔者建议,母猪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密度要到达次/年,对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母猪每一年9月和10月普免2次后,11月开始全年产前跟胎免疫对防控仔猪腹泻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疫苗的产前免疫,让仔猪取得充足的母源抗体,能最大程度地下降仔猪腹泻产生的风险。笔者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过分依赖疫苗,更不能滥用疫苗,特别是对活疫苗、自家苗和返饲的使用要慎重。
4)母猪保健
母猪保健就是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确保生产母猪健康(包括体质硬朗、抗病力强、乳汁量足、品质高、母源抗体丰富、无应激)。当前大部分生产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和危害透过胎盘屏障通过血液途径给仔猪造成先天性危害,致使母源性仔猪腹泻综合征。笔者建议:严格把关母猪饲料质量,特别是原料的质量与原料的组合运用,坚决杜绝母猪饲料中重金属盐含量超标,坚决控制母猪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饲喂母猪时尽可能使用湿拌料,并全程添加高品质的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发现或怀疑母猪料有霉变(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要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高效复合去霉制剂,全面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5)仔猪护理
仔猪护理是指在确保产房及保温区保温和干燥清洁卫生的条件下,熟练接生,减少应激。在产仔前2小时内对母猪腹侧乳房部、后躯特别是臀部和阴户周围皮肤用1‰的温热高锰酸钾水清洗擦干,并做到仔猪出身时有人守护接生,特别是晚秋到早春寒冷时节,接生员要在仔猪娩出产道后第一时间擦干仔猪口鼻腔和体表的粘液。保证初生仔猪在初生后30分钟内吃到足够初乳,必要时人工辅助吮乳和固定乳头,待仔猪吃饱初乳后,立即给每头仔猪进行补铁。
6)快速医治
快速医治是要尽早发现腹泻仔猪,尽早采取紧急而适合的措施,快速控制腹泻,尽可能减少损失。对已产生腹泻的仔猪主要采取抗病毒和补液等守旧医治措施。(资料来源:郭林等,上海海利)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