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孩子就腹泻怎么办?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易受损伤,中医有“凡泄泻皆属湿”之说,也就是湿气盛是引发腹泻的关键。
这时候聪明的家长要提问了,秋天不是燥的吗?为什么还这么容易腹泻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脾喜燥,但喜的是平和之燥,如果秋季燥气太过,会压制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喜润恶燥,燥气再伤胃后,造成脾胃俱伤。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所以虽然是“燥”,但水谷得不到运化,反而变成了“湿”,导致腹泻。
虽然一年四季都会有腹泻发生,但是秋天的腹泻主要分为这几个类型
伤食泻
1、症状:孩子肚子胀,腹部作痛,泻后疼痛减轻,粪便酸臭,多有食物残渣或夹杂奶瓣,水样便,舌苔厚腻。
2、护理:进食少量米汤,由稀到稠;禁食油腻、寒凉食物,如生冷的瓜果蔬菜等。
3、治疗:伤食泻多由饮食不节导致,治疗首要控制饮食,比如伤肉食用焦山楂煎水服、伤面食口服神曲冲剂等,用小儿推拿的清板门、清大肠、补脾经、摩腹等手法,也可以缓解症状。
湿热泻
1、症状:孩子腹泻频繁,便量多或泻下如注,便色深黄而臭或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伴有口渴,小便短黄,肢体倦怠,舌质红,苔黄腻等症状。
2、护理:可以进食如绿豆粥等清热利湿的食物,由少到多,喝淡茶、藕汁等。这类汤药偏凉,可以缓解湿热型腹泻。
3、治疗:湿热型腹泻往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家长要观察孩子的整体情况,精神状态、排便变化,最好及时就医比较稳妥。
寒湿泻
1、症状:孩子腹泻多为清稀,肠鸣腹痛,便稀色淡多泡沫,臭气或伴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
2、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重视腹部保暖;饮食宜温热,选食清淡、易消化的素食,禁食油腻、生冷瓜果。
3、治疗:孩子夏天吃太多冷食,湿气不排,秋季温差较大,外感寒邪,非常容易发生寒湿泄,可以喝点生姜红糖茶,帮助温阳止泻、止痛。
脾虚泻
1、症状:孩子大便稀薄,进食后腹泻,食物未消化,色淡不臭,面色萎黄,不想说话,反复发作。
2、护理:宜吃热食、软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忌用油腻及煎炸不易消化之物。
3、治疗:孩子脾虚无力,无力运化食物和水湿,身体就要想办法排放出来,掺杂在大便中,成了稀便、鸡蛋便。这类腹泻反复发作,重在长期的健脾益气,比如用薏苡仁、山药、白扁豆、大枣等煮粥服用、小儿推拿等。
怎么预防孩子秋季腹泻?
做好两点,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大部分秋季腹泻:
●良好的生活规律
在衣、食、住、行和情志方面,要顾护到位。穿衣有度,避免受寒着凉,睡觉时帮孩子盖好肚子,以免受凉拉肚子;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秋天容易情绪不好,呵护孩子情志也很重要。
●健康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对于预防腹泻很重要,要管住孩子们的“嘴”。注意脾胃的养护,不要一次吃太多、太油腻的食物等,以免引起积食,还有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食疗方面,可以吃隔水蒸热的苹果泥。另外,一些汤饮也可以让孩子滋阴润燥,帮助消化,对防治腹泻效果不错。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