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的妙用(上)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
释义:脾为湿浊所困时,可立即食苦味食物或药物来燥湿。
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素问?生气通天论》
释义:过食苦味,则会伤心气,导致心悸、胸闷,面色黯黑,这是肾气受损,心肾平衡打破的征象。
良药为何多“苦口”中国传统俗语中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这句话的真实性几乎没人怀疑,因为,我们用来病的药物几乎都是苦的。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药为什么多是苦味呢?如果药物都是甜的,那我们吃起来会多轻松啊?
相对于其他四味而言,苦味是最难唤起人们口舌愉悦感、也是人们最不喜欢的味道。女性喜爱酸甜食品,男性酷爱辛辣,老年人口味偏咸,但却少有人喜欢苦味之品。因此,作为应该平衡的五味,苦味对人体的影响,不是摄入太多,而是摄入太少。
老子《道德经》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过食甘、咸、辛之味引发了疾病,只能服之相对不足的苦药治疗疾病。不知这是否是冥冥之中大自然对人体五味偏失的一种纠正。我们甚至也可以这样理解,当苦药入口之后,疾病消失,身体舒适,恢复健康,可能恰恰是被我们冷落的苦味进入人体后,五味达到平衡、调和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五味调和的含义与作用,在平素的饮食中随时摄入一定量的苦味之品,应可很好地防止疾病的产生。如果你是一个体弱多病之人,无妨检讨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存在五味之偏。
苦味的作用1.清心泻火
苦味在五脏的归属中属于心,因此,苦味之品多数是入心的,苦寒之物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黄连、丹皮、炒栀子、莲子心等,可以食用或饮用的苦味之品则有苦瓜、苦菜、苦菊、盖菜、莴笋叶、芹菜叶、苦荞、苦丁茶、绿茶、柑橘等。在满桌的大鱼大肉之中,适度地加入一些苦味凉性的蔬菜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咽痛、性情急躁、失眠等心火上炎的情况发生。
2.消暑除湿
苦味食物一向被看作是消暑的上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菊、盖菜等,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苦寒之寒,不仅可以用来消解暑热,防止火热导致皮肤疮疡、头晕目眩等,还由于苦味可以燥湿,《黄帝内经》中就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之语。夏季湿热交蒸,湿气通于脾,脾胃为湿热所困,往往导致倦怠、乏力、恶心、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出现,通过苦味食物的燥湿作用,可以解除脾胃湿热,增进食欲,改善乏力等症状。这也是夏季人们喜欢吃苦瓜、苦菜的原因。
3.去火坚阴
《黄帝内经》有“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之说,认为苦味之品有坚阴的作用,所谓“坚阴”,是指坚固阴精,使人体精血等不恣意外泄之义。人体的肾脏是精气储藏的总仓库,当肾气虚,或下焦相火内盛时,均可导致精气的妄泄,如遗精、滑泄、崩漏、盗汗等。通过苦寒清解火热,起到“阳杀阴藏”的作用,可以防止阴精外泄,所以,中医治疗盗汗、遗精的方子中,常用到黄柏、知母等苦寒之药。
防止苦味过用虽然平时喜欢食用苦味之物的人并不多,但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就没有人为苦味所伤。《黄帝内经》说:“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可见,苦味太过可以引发的疾病。生活中常见的嗜苦太过的形式有:
1.嗜茶
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茶的淡、静、雅之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的精髓极度契合,饮茶不仅是文人表现性情风雅的方式,并且逐渐深入黎民百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多性寒味苦,尤其是绿茶、苦丁茶、菊花茶等。这类茶,少饮之则清热降火、安神定志、助益消化、降血脂血压,确实对身体有益。但很多人误以为茶对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嗜饮茶水,也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疾患。
(1)损伤心阳:苦味入心,寒性伤阳,过饮茶水,首先导致心阳损伤,出现心气衰微的征象,如心悸、胸闷、胸痛等症,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心气喘满”之症。喘为心悸、呼吸气喘;满,同“懑”,音闷,胸闷之意。
(2)损伤肾阳:心阳受损,会进一步波及肾中阳气,从而出现全身阳气虚、虚寒内盛的征象,表现为口渴多饮、小便频数、四肢冰冷、腰膝酸软、面色黧黑,甚至下肢浮肿等,即《内经》所说的“色黑,肾气不衡”。
2.药物过用
生活中易于出现的另外一种过用苦味是药物治疗的过度。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基本上都是苦味,西药中的抗生素,中药里的清热解毒药等,苦性尤强,且皆为寒性,是属于苦寒之品。因此,过用药物,或治疗过度,不但同嗜茶一样损伤人体的心肾阳气,还会导致脏器功能的障碍,所谓旧病未去,新病又起。《黄帝内经》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毒,是指毒性强,或具有攻伐作用的药物;中毒,是指攻伐作用平缓的药物;小毒,是指一般的行气活血药物;无毒,指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即使是对这些小毒或无毒的药物,《黄帝内经》中也提示我们不要过用,用药做到去其大半即可,否则就容易伤人正气。因此,临床用药一定要注意中病即止。
总之,苦味不易让人喜爱,作为五味平衡,稍稍摄入一点就可以。而对于苦味之品而言,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两类错误饮食习惯则是:一是因为不喜欢,一点都不吃苦味的食物,导致五味平衡中少了苦味,从而易于出现某些疾病;一是过用苦味,如过用清火药、抗生素等。
贺娟教授出诊信息
时间:每周日上午,周二晚上
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白殿风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