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浩浩最近总是夜间哭闹,还总是咳嗽,被当作感冒治疗两周后仍不见好转。在医院医院小儿内科就诊后,经检查诊断,孩子原来是得了过敏性咳嗽。
啥?咳嗽也能是过敏?!
“其实,不仅是咳嗽,流清鼻涕、腹痛、腹泻甚至一些心理疾病,也都可能是过敏引起。”医院医院副院长、小儿内科主任杨永红说道。
据统计,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已达22%,我国发病率也已超过20%,也就是说每5个人里面就有1人!不经意间,我们可能就已经触动了过敏“开关”。
7月8日是第17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下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性疾病。
90%以上食物过敏由8种食品引起
杨永红副院长表示,过敏性疾病是指免疫接到的集体针对外来过敏原成分产生的超敏反应。引发过敏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过敏原可分为6类:
1
吸入性过敏原
如柳絮、花粉、灰尘、动物毛皮、油烟、特殊气味等;
2
食入性过敏原
食品或饮料类如蛋白、牛奶、肉、海鲜、蔬菜、水果、酒精、药品等;
3
接触性过敏原
如紫外线、护肤品、冷热空气、细菌、病毒等;
4
血液制剂过敏原
如异种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剂等;
5
异性蛋白
如昆虫叮咬、蛇咬伤等;
6
自身组织抗原
精神压力、心理问题、电离辐射等因素可能使自身组织释放自身抗原,也可能会成为过敏原。
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90%以上的食物过敏由牛奶、鸡蛋、鱼、贝壳海产品、花生、大豆、核果类和小麦八大类食品引起。
另外,有超过一半的成人和超过80%儿童的过敏因素均由花粉引发。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炎症如不经治疗,25%-38%将发展为哮喘,最终成为肺气肿、肺心病。
这些“隐性过敏”要提防
过敏反应常常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造成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鼻炎,表现为皮肤出疹子、瘙痒、渗出、糜烂或打喷嚏、流清鼻涕等。但有些过敏却很隐蔽,很难让人将它与过敏联系在一起。
恶心、腹痛:吃东西后出现荨麻疹、胸闷、恶心、腹痛、腹泻发作,那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胃肠炎。
慢性咳嗽:医学上称为变异型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没有感染的慢性咳嗽。
湿疹老不好:这常常发生在儿童身上,过敏源常常是蛋白质。
杨永红副院长提醒道:过敏症状在儿童中很常见,除了有湿疹久治不愈、长期咳嗽、腹泻带血丝、消瘦不长个子外,儿童患上了“隐性过敏”后,可能在行为上有异常反应,如哭闹、烦躁不安等。因此,建议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情况后及时就医。
尽早对因治疗是关键
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提高人们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重视过敏性疾病的危害,了解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共同对抗过敏性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今年7月8日,是第17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主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