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作者:罗珺
期刊·医药卫生科技·消化系统疾病
文献来源:医学文选.S1
本文应用高电位治疗器治疗功能性便秘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9例中男13例,女3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4岁,平均(50.7±19.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平均(8.54±5.68)年;排便间隔时间最长10天,最短1天,平均(4.22±2.39)天。
1.2诊断标准
(1)排便间隔时间长(间隔48小时以上或1周内排便3次);(2)粪质干硬(呈硬条、硬块或硬粒状);(3)排便困难(费力或时间长)。以上三条符合两条以上者均可列入诊断。
1.3治疗
采用引进的日本(某品牌)高电位治疗器进行治疗。患者取坐位,单个板状电极置于臀下(患者坐在椅子上的电极板上),脚踩绝缘垫,电压多用V,低周波50~60HZ,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
1.4观察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观察,即同一患者以前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划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沿用常规导泻法,包括:容量泻剂、肠道刺激剂、润滑剂、灌肠等。如本组患者使用的牛黄解毒片、番泻叶、果导、便塞停、新结宁、中草药、开塞露等。治疗组采用高电位治疗器进行治疗。
1.5观察内容
观察记录总便次数、无便日、硬便次数、软便次数、排便时间五项指标。五项指标分对照期、治疗期、停疗期三个阶段对比,每个阶段观察10天,三个阶段互相连接,共30天。对照期沿用常规导泻法,治疗期以高电位治疗器治疗,停疗期不用任何通便方法和药物。
◆◆◆
2.结果
2.1疗效判定
按便秘的三个标准纠正与否判定。显效:纠正两条以上;有效:纠正一条以上;无效:均无纠正。
2.2治疗效果
2.2.1两组疗效的对比
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76%;治疗组分别为39例,7例,3例,总有效率93.8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i2=6.70,0.01P0.05)。
2.2.2五项指标对比
五项指标分对照期与治疗期,治疗期与停疗期,对照期与停疗期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对照期与治疗期五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期疗效优于对照期;对照期与停疗期五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与停疗期五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即使停止治疗,也可保持较好的效果。
表1五项观察指标的自身对比
项目
对照期
治疗期
停疗期
总便次数
4.50±2.92
8.63±4.2
8.00±3.88
无便日
5.50±2.92
2.44±2.6
2.75±2.87
硬便次数
3.00±3.78
1.17±1.2
0.93±1.26
软便次数
1.50±1.86
7.44±4.6
7.06±4.51
排便时间(分/次)
15.3±8.82
7.25±6.4
10.06±8.41
2.3随访
对显效的20例患者进行随访半年以上,有17例无复发,大便通畅。
◆◆◆
3.讨论
3.1机理
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病症。长期便秘往往引起痔疮,甚至肛裂;还极易引起小儿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也可能诱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疝气、结石等,甚至导致肠道溃疡、癌肿、甲状腺病及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等。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
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必须针对病因来治疗,如结肠癌引起的便秘必须要手术治疗。而临床上大多为功能性便秘,其原因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肠的动力障碍,结肠的整体蠕动不足,肠道的环状肌收缩过强,肠粘膜应激性减退,导致粪便排出障碍。
崔毅等对例便秘患者进行了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同步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静息时两肌呈紧张性低频电位活动,排便动作时,两肌的电位电压均大于静息时的紧张性电位,呈反常活动,这与神经纤维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有关,与病人排便障碍使支配该肌的神经轴索损害和继发性侧支芽生有关。
3.2治疗
临床上无理性治疗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常规导泻剂虽然有效,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干扰肠道正常活动和吸收,降低肠壁感受细胞的应激性等,还可造成病人对药物依赖性,长期使用可造成便秘的恶性循环。而高电位治疗器治疗功能性便秘避免了以往治法的弊端,完全突破了以泻治秘的常规疗法,取得满意效果,高于常规导泻方法。在总便次数、软便次数的增加及无便日、硬便次数、排便时间减少的五项指标上,无论是治疗期,还是停疗期均较常规导泻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高电位的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包括以下四方面:
(1)刺激作用(振动效果):高电位的正负相位变化,即是刺激,它对活跃细胞,调节神经机能等都有影响;
(2)电离作用:施加高电位因电离的作用,膜的通透性增加,提高了失神经肌纤维膜对钾的通透性;
(3)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电位负荷可以减轻副交感神经的紧张和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4)水束分解作用:在人体内起着运输营养、氧、排泄废物的水,负荷高电位后活动加剧。上述四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调节肠道的功能,加强肠管节率性推进,促进肠蠕动而排便,且以软便为主。
另外,高电位治疗器治疗时,仅个别患者有发热感、疲乏感,在降低电压,缩短治疗时间后消失。
高电位治疗器性能稳定安全,无痛苦,操作简便,病人易于接受,且停止治疗期间仍能维持满意的效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医院理疗科雷英医师协助收集整理资料,特此致谢)。
略
(内部资料仅供交流、学习)
娌荤櫧鐧滈鐨勪腑鑽柟鍖椾含鍝釜鐧界櫆椋庡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