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处的环境时常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当人身体感到不适时往往分泌过多的粘液,如鼻涕、痰液、大便粘液等等。因此,许多医生都认为粘液是个坏东西。这就难怪乎有消化道症状的家长们对宝宝大便中的粘液的那种纠结、惊慌和惶恐,既恨又怕,这些粘液像幽灵般出没,混杂或附着于各种不同性状的大便中。它从何而来?有什么作用?是否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宝宝不可逆转的后果?下图中所列是家长常常抱怨的粘液便。
为了生存,所有的生物必须具备辨别好坏的能力,如食物或病原微生物。脊椎动物主要依靠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来区分有益和有害抗原。这些器官和细胞构成的庞大网络组成粘膜免疫系统,肠粘膜上皮细胞及其完整性、粘液保护层是组成粘膜免疫屏障的基础。肠上皮细胞损伤或粘液层异常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肠道疾病,也是食物过敏及炎症性肠病等产生的关键因素。
我们知道,正常成人每天能产生超过ml的粘液,肠道的粘液是由肠粘膜上皮细胞中的杯状细胞分泌的。杯状细胞散在分布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中,细胞内充满粗大的颗粒,分泌大量糖基化的黏蛋白,这些黏蛋白与水结合形成黏液层。粘液层包括内粘液层和外粘液层,除润滑肠道外,内粘液层作为物理屏障,有效的将肠道有害物质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分开,形成肠粘膜上皮的保护层,防止管腔内细菌的侵入。外粘液层给共生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也是对抗肠道致病微生物的炮楼。
研究发现:细菌无法穿透正常人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而在疾病状态下,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变薄或消失,细菌可穿透该粘液层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引起肠粘膜损伤。近来发现,粘液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粘液中的树突状细胞能调节免疫反应。而杯状细胞还发挥“月老”的作用,护送食物抗原跨越粘液层给树突状细胞加工处理,随后树突状细胞将信息递给T细胞:这些抗原是好朋友(无害的抗原)而不是坏蛋(致病微生物),教会免疫系统认识到食物抗原是无害的。但目前还不明确哪种性质的粘液是有益的。
上图中的所列的大便图,是家长们抱怨有粘液的大便,其中①稀糊状便,小婴儿常见;②稠糊状便;③成形软便;④坚果样硬便;这4种大便是日常常见的大便,偶尔发现少许粘液,起肠道润滑作用,帮助大便排出肠道,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家长无需紧张。后4种大便中,⑤、⑥是典型的粘液便;⑦、⑧脓血便,属于异常大便。排出的粘液类似于蛋清样白色或灰白色透明的、果冻样的甚至是果酱样的大便,是肠粘膜屏障损伤导致的,是需要引起家长和医师们重视的。
谢谢“敏宝天使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