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萍萍,范小华,梁学敏,马丽娟
便秘是包括排便少、便硬、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长、肛门堵胀、便不尽感等的一组症状,伴有或不伴有腹痛、腹胀、恶心、便血等。功能性便秘是排除代谢性、器质性和系统性疾病之后的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给老年人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对老年人健康危害极大,便秘增加了跌倒、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风险,同时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关于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文献大多以临床研究、名家经验等方式展示,缺乏对此类处方的深度分析。
本研究广泛收集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7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功能,探讨中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以“功能性便秘”并含“老年”为检索式进行检索,纳入中、西医诊断明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人群为老年患者;治疗方法为中药内服;处方药味齐全;治疗效果为有效(有效率>80%)。排除动物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科普文献、名家经验;针灸、物理治疗、中药外治法的文献;有方名而无明确药物名称的文献;文献中未标明治疗效果或明确标明治疗效果不佳;少数民族医药类文献;同一研究者发表同一处方的文献;合并西医或其他疗法的文献。将数据录入与核对并进行名称规范,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7集成功能,对中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处方数据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利用聚类分析得出常用中药的分类,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组成。
2结果
2.1用药频次
经计算机检索及人工筛选,共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篇,合计首处方,含味中药。
2.2性味归经
2.3药物关联分析
2.3.1药物组合
2.3.2组方规律分析
2.4复杂网络分析
对个处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设置边权重为50,得出核心组合由补中益气汤、济川煎、麻子仁丸化裁而来。
2.5聚类分析
对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18个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相关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后认为聚成5类比较合适。分别为:①白术、黄芪、枳壳、当归、肉苁蓉;②甘草、升麻、党参、陈皮;③地黄、麦冬、玄参;④火麻仁、苦杏仁、桃仁;⑤何首乌、厚朴、白芍。见图5。
3讨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学“便秘”“不更衣”“阴结”“脾约”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且与肺、脾、胃、肝、肾等关系密切。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篇,包含有效处方个,合计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前5位为当归、白术、枳壳、黄芪、火麻仁。药物四气五味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四气以温、微寒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性味立足辛温补益为主,辅以甘寒养阴,体现了治疗本病除补益气血外,还应当注重行气、滋阴。另外,药物归经主要为脾、胃、肺、大肠经,可见用药多从脾胃经入手,辅以调治肺、大肠二经。
综上所述,从药物频次、关联分析等角度提示临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用药多以益气补血、润肠通便、行气活血为主,看重补益类药物应用,慎用苦寒攻伐之品,同时注重补而不滞理念。归经方面可注重从脾胃、肺大肠入手调治本病。
本研究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7将已发表的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实验数据信息化,客观体现了当前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模块化的数据挖掘方式有利于临床医生掌握使用,并可结合临床经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和专业解读,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诊疗规律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古今医案云平台
提供40余万古今医案检索服务
支持手工、语音、OCR、批量医案结构化录入
设计九大分析模块,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支持平台海量医案与个人医案协同分析
天扶中医助理
天扶中医助理/健康助理是天扶全民中医健康管理项目的交付平台,是首个使用五运六气链的中医大健康生态系统,能引导整个社会卫生健康体系执行长期健康战略和短期健康策略。
请于以下网址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