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疾病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疾病
疾病饮食

老祖宗说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

引言

有一本书叫做《增广贤文》,这本书收集了许多古代耐人寻味的俗语,歇后语。虽然是俗语,但是从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俗语,也是贤者或者是君子所使用的语言。

尤其是古代关于怪力乱神的俗语,就更不能侵犯和忤逆。违背这些俗语的代价不仅仅只是沦落为旁人眼中眼中的小人,更可能成为不洁之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就是一个不能侵犯的例子。

这句话的前半句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后半句却少有人知。人肉凳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坐人肉凳?想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先从第一句话开始讲起。

再饿莫吃坟前供

坟前供,指的就是给亲人上坟的时候所供奉的食物。不仅是古代有这个习俗,时至今日某些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的世界和人生活的世界并无太大差别,所以要去给祖先烧冥币,让祖先在那边有钱花。

除了烧冥币,一般上坟的时候还要对着墓碑磕头,上香,在坟前洒一些酒水。包括坟前的食物,也是为了死者在生的彼岸享用。

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敬。提醒人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邦,对于出殡下葬以及上坟,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程序和步骤的,稍有差池都会惹得人心惶惶。

所以,很多规则不能被打破,很多忌讳也绝对不能犯。比方说,如果吃了给死者供奉的东西,就好像是抢了死者的钱一样,是不道德的,也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可是既然把它写成了俗语,这件事就未必如此简单。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也是重农抑商的国家。所以,一旦碰到了天灾人祸,或者哪一年收成不好,就有许多农民沦落到没有口食的地步。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坟前供也不能吃吗?根据俗语所说的,再饿也不能吃坟前供来看,答案是肯定。

据说,在古代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一些穷人专找富人上过的坟或刚刚下葬的墓前去吃供品。

那些坟墓多半建立在深山老林,他们吃掉的供品,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爬过。而且,这些食物有些一连放了好几天,不仅仅脏,很可能还会腐烂。

特别是有些富贵人家供奉的肉类食品,在荒郊野外,若是还碰见火热天气,更是恶臭难闻。上面充满了细菌,很有可能还有驱虫。

不过对于饥不择食的穷人来说,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山珍海味。所以,虽然他们知道这样会冒犯死者,还是会吞咽下肚。

古代的医疗条件本身就很不发达,再加上穷人也没钱看病,所以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很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等等的现象。由于没钱医治,最后只能暴死家中。

这样的情况,古人认为一定是被冒犯的死者向生者索命,索命的原因就是生人抢了他们的供品。

于是,从此以后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为的就是提醒人千万别去吃坟前供品,不要冒犯死者。

再累莫坐人肉凳

人肉凳?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人肉凳就是人的腿搭成的凳子。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父母抱在腿上。万人之上的皇帝走累了,也可以随时随地地歇息在太监腿上。如此看来,人肉凳并非不能坐。

原来,在古代,这句俗语是针对成年的女子来说的。

古代对女子有着诸多束缚,也有很多规矩。比如说让女子最为痛苦的缠足。他们认为小脚的女人最美,都以三寸金莲作为追求。

除此以外,未出阁的女孩是不能随便见男人的,要在阁楼里学习刺绣等。

中国是礼仪之邦,伤风败俗的行为很容易遭到非议。女子更不能做逾矩的事情,即使和自己的丈夫恩爱,也只能举案齐眉,而不可以在公众场合做出一些亲昵行为。

不坐人肉凳就是提醒女子,不能做出让人觉得不符合规矩或者是礼仪的事情。不论夫妻二人怎么恩爱,都应该在闺房之中甜蜜,却绝对不能暴露出来。

而且,古人特别讲究行事作风。直到今天,长辈依然会把“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样的话放在嘴边,可见这些礼仪的俗语有多么强大,中国人又是多么重视人的言行举止。

而且,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当,不仅仅他自己要受到旁人指责,整个家族都会因此蒙羞。

家庭宗法制度是中国社会制度的核心,家族的兴旺甚过于个人的腾达,所以一个人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家族形象。

小结

古代许多礼制都写在书上,或者是竹简上。但是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有一些不便记录,就被人编成了俗语,口口相传。放在现当代来说,这两句俗语并非毫无道理。

前一句,“再饿莫吃坟前供”,先前已经说过了。在深山老林的坟墓前,这些食物不能久放,不仅不新鲜,甚至还爬行过其他动物。如果过了夜,就会滋生细菌,长霉更是常有的事。病从口入。所以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轻则腹泻,重则食物中毒,直接导致丧命。

再说后一句,“再累莫坐人肉凳”,这句话的科学依据在哪儿呢?

其实,这种行为虽然让坐的人一时感到放松,可是让“人肉凳”就不那么好受了。

因为,大腿中有很丰富的神经。生活中也时常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个重物长时间压迫在大腿上,很容易腿麻或者是腿酸。这就是因为压迫,导致腿部血液不循环,对于大腿十分不友好。

如此看来,虽然古代人的俗语中带有一些封建色彩或者是迷信色彩,可是也不是全无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这些俗语和歇后语,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且,我们还常说一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不知道这些俗语真假的时候,对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话语,我们还是应当保持着敬畏心,行事谨慎。这样就不会出差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vtnw.com/jbby/1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