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全科医师结业考试即将开始,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大量考试复习资料,大家长期 公式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周期性喘息+听诊满肺哮鸣音+过敏史+支气管扩张剂缓解
分期
急性发作期(满肺哮鸣音);
非急性发作期。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严重度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精神状态
可有焦虑,尚安静
时有焦虑或烦躁
常有焦虑、烦躁
嗜睡或意识模糊
辅助呼吸肌活动和三凹征
常无
可有
常有
胸腹矛盾运动
脉率(次/分)
<
~
>
慢或不规则
奇脉
无
可有
常有
无
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诊断公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70%+RV/TLC>40%)
肺炎
大叶性肺炎=年轻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支原体肺炎=年长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痛+抗生素无效
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金葡菌肺炎=儿童+高热+胸痛+脓血痰+胸片片状影
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人+高热+咳砖红色胶冻痰+胸片空洞
右上肺炎、左下叶肺炎=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啰音+根据X线判断位置
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
诊断公式
慢性左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肺循环瘀血(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
慢性右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体循环瘀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
慢性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
急性左心衰=心脏病史+急性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中老年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心绞痛=胸骨后疼痛<30min+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
稳定型:疼痛的性质1个月以上无显著变化
不稳定性:?1个月以内的心绞痛?ST段抬高的?疼痛时间延长的,性质变化的?
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30min+休息或硝酸甘油不缓解+濒死感+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心梗的定位诊断
心梗部位
对应导联
前间壁
V1~V3
前壁
V3~V5
前侧壁
V5~V6
广泛前壁
V1~V5
高侧壁
I、aVL
正后壁
V7、V8、V9
下壁
Ⅱ、ⅢaVF
心功能分级
NYNA分级(让患者去走)
Killip分级(听)
适应症
单纯性左心衰
急性心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Ⅰ级
活动不受限制
无肺部啰音
Ⅱ级
活动轻度受限制
左心衰;肺部啰音<50%
Ⅲ级
活动明显受限制
急性肺水肿,>50%
Ⅳ级
休息时也出现症状
休克
高血压病
诊断公式
高血压=头晕+既往病史+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
<80
正常高值
~
80~89
1级高血压(轻度)
~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
~
3级高血压(重度)
≥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90
高血压危险度—很高危和高危最易考到
1级
2级
3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伴临床疾患或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心律失常
诊断公式
房颤=心律绝对不等+脉短绌+f波+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慌+突发突止+ECG(逆行P波,心率~次/分)
室性心动过速=突发性心慌+既往发作史+ECG连续3次以上的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形+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室早=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形
一度房室传道阻滞=PR间期>0.2s+PR间期恒定+RR恒定
二度Ⅰ型房室传道阻滞=PR进行性延长,最常见房室传道比例3:2或5:4
二度Ⅱ型房室传道阻滞=PR间期恒定,房室传导比例3:1或4:1
三度房室传道阻滞=RR恒定+P波与QRS波无关+大炮音
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公式
胃食管反流病=反酸(制酸剂有效)+胸骨烧灼感+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破损(红色条样糜烂带)+ECG正常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是胸骨后疼痛,所以在进一步检查当中需要和冠心病相鉴别。
胃炎
诊断公式
慢性胃炎=慢性病程+上腹不适+嗳气、恶心
——具体分型见后(慢性萎缩性非萎缩性)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
分类
胃镜下表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出血斑、黏膜水肿、渗出等。无腺体萎缩
慢性
萎缩性
胃炎
单纯萎缩性胃炎
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
萎缩性胃炎伴增生
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分类
分类
病因
A型胃炎
①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
②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PCA,伴恶性贫血者还可查到内因子抗体IFA
B型胃炎
感染
幽门螺杆菌(Hp)90%
饮食及环境
粗糙与刺激性食物
其他生物因素
胆汁反流
物理性、化学性
消化性溃疡
诊断公式
胃溃疡=慢性周期性饱餐痛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周期性饥饿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消化性溃疡病史+呕血或(和)黑便+血压下降
消化性溃疡并穿孔=突发剧烈上腹痛+压痛、反跳痛+X线提示膈下游离气体
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呕吐宿食+振水音
辅助检查
胃镜+活检
首选
X线钡餐
龛影—直接确诊价值
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变形、胃大弯侧痉挛切迹—间接征象
HP检测
侵入性
快速尿素酶实验、组织学检查、Hp培养
非侵入
13C/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首选)、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血清IgG抗体检测
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大便次数超过3次/天+便量大于g/天,水分超过85%+病程3周
慢性腹泻=大便次数超过3次/天+便量大于g/天,水分超过85%+病程3周
胆道疾病
诊断公式:
急性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墨菲征阳性+恶心呕吐+B超(胆囊增大、壁增厚)。
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痔、胃部手术史、消化系统肿瘤+皮肤黏膜苍白+肝脾淋巴结不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倾向+感染+骨髓红、白、巨核三系减少+胸骨无压痛
二、贫血的诊断标准(我国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妊娠期
HB
<g/L
<g/L
<g/L(九版)
《妇产科学》标准是<g/L)
HCT
0.42
0.37
<0.33
三、再障的分型标准
SAA(重型再障)
NSAA(非重型再障)
起病
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由NSAA转变过来(称为SAA-II型)
慢,进展缓慢,病情轻
贫血
进行性加重
慢性过程
感染
多数有发热,体温>39℃
感染相对易控制
出血
均有不同程度皮肤、黏膜、内脏出血
出血较轻,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
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百分比<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增生降低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诊断公式
甲亢=女性多见+代谢亢进及多系统兴奋性增高(发热多汗心悸、易激动、手颤)+伴或不伴突眼+甲状腺肿大、T3增高
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单侧甲状腺肿块+甲亢高代谢征+B超示单个实性结节+甲状腺核素扫描示热结节病
Graves病=甲状腺弥漫肿大+甲亢高代谢征+血管杂音
甲状腺危象=甲亢病史+昏迷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断公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表情呆滞+面色苍白+反应迟钝+便秘+乏力+T3、T4降低,TSH升高+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或不均匀结节状改变
黏液性水肿昏迷=甲减+昏迷
糖尿病
诊断公式
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血糖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2次),随机血糖≥11.1mmol/L,OGTT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1型糖尿病=青少年+三多一少+起病急+烂苹果味
2型糖尿病=中老年+三多一少较不典型+慢性起病+一般不发生酮症酸中毒
泌尿系统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诊断公式
急性肾炎=青少年+链球菌感染史+血尿、蛋白尿、高血压+C3↓+ASO
慢性肾炎=慢性病史+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注:补体C3正常值0.8~1.5g/L
尿路感染
一、诊断公式
急性膀胱炎=已婚女性+膀胱刺激征(无腰痛)
急性肾盂肾炎=发热+肾区叩击痛+脓尿(白细胞管型)
慢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或尿路损伤史+膀胱刺激征反复发作+静脉肾盂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肾小管损害+双肾大小不等,患侧肾表面凹凸不平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明确+急性发作史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
一、诊断公式
慢性肾衰=多年肾病史+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蛋白尿、高血压+双肾缩小
二、分期
分期具体数值同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格。
神经系统疾病
脑出血
诊断公式
脑出血=高血压病史+急性发作+意识障碍+定位体征+脑CT高密度灶
脑梗死
诊断公式
脑梗死=高血压病史+通常安静情况发病+急性发作+脑CT低密度灶(急诊CT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客服
-